“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力量的源头,是不断推进这一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
当前,我国不乏有一批高校在一步步“摸清门道”“踩实脚印”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贴合自身实际、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管理与运营模式。湖南大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记者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知识产权 竞争未来”活动时发现,近年来,湖南大学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办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凝练出包括项目筛选与培育、专利分析与导航、融资与商务谈判、落地实施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湖大模式”唤醒了“沉睡”的专利,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收入分配是成果转化的“引子”
上海中心大厦高达632米,如一柱擎天,高耸入云。这样的超高建筑虽然令人兴叹,却对强风十分敏感,容易产生晃动。因此,很多超高建筑都会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当强风使建筑向一边倾斜时,大质量阻尼器就会向相反方向摆动,以此达到楼体稳定作用。在上海中心大厦的“慧眼”处也安装着这样一颗“定楼神珠”,它是全世界首个电涡流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相较于其他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性能更优、启动阻力更小。
这款电涡流阻尼器产品使用的正是湖南大学陈政清团队的技术。陈政清团队自2006年开始研究新一代阻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来减弱、消除振动。2011年,陈政清团队获得专利授权后,湖南大学以专利许可的方式,将电涡流阻尼技术许可给相关公司使用。但专利授权后6年里,该专利仅产生了不到50万元的专利许可费,科研团队并没有获得与科研价值等价的经济回报。
究其原因,可能是科研人员的经济需求被忽视,阻碍了其将专利尽快转移转化的积极性。
为了激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意愿,提高科研人员收益,湖南大学于2017年出台了《湖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可以采取许可、转让、作价投资等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科技成果许可、转让产生的收益,在扣除学校前期支持的成果孵化、培育、维护等费用后,净收入的80%可归于成果完成人;对于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该项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的80%可归于成果完成人。
“依据这份文件,我们团队就可以将电涡流阻尼技术的后续专利作价投资有关企业,科研团队占有股权,专利产品进行市场化运作后,我们即可持续获得收益;同公司合作也能使技术成果尽快落地实施,进而最大程度实现其科研价值。”陈政清团队主要研发成员、结构振动控制专家牛华伟说。
《实施办法》推出后,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意愿被明显带动。2017年以来,湖南大学共转化科技成果117项,知识产权运营金额超过3.5亿元,同时带动1.9亿元社会资金投入。
市场需求是技术筛选的“航标”
针对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是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湖南大学有一套独到的解题方法。一方面,立足高校学科优势,加大新技术研发投入,紧扣知识产权创造,注重专利培育质量,在前端把好质量关,辅以合理配置资源来推动技术熟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成果披露制度,并建立起“周演”制度,创新高质量科技成果筛选机制。
据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飞龙介绍,湖南大学会定期根据市场技术需求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研讨,对于研讨形成的研究方向着重进行专利培育。比如,湖南大学针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培育出“一种纯电动汽车多模式控制方法”“一种BMS智能充电识别控制方法”等15件专利,目前已应用于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款汽车上,每年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可达3200万元。
此外,湖南大学非常注重专利分析与导航工作,近年来围绕重点学科、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机构及重点发明人的专利实施情况,形成近40份报告,据此为科研团队提供研发方向的指导和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成果,都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这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难点。”李飞龙表示,这就需要高校向市场准确传递科技成果信息,让市场自主筛选出有需求的技术,这样的技术成果才是“硬通货”。
为此,湖南大学创新建立了“周演”制度,根据成果披露信息,每周邀请一位发明人面向项目领域产业专家和投资机构演示研究成果,产业专家和投资机构就项目成熟度、产业化路径、商业价值、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进行研讨,进而筛选出适合市场的高价值技术成果。2019年至今,湖南大学已经举行了41场“周演”,筛选出22个项目进行培育与推广,目前已成功转化落地5个项目,转化金额近2.27亿元。
专业沟通补成果转化的短板
如何与企业进行商业接洽,高校科研团队往往缺乏经验,这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短板所在。
“科研团队刚开始开展商业合作时是很费劲的。对于市场端来说,面对一项技术原理或技术路径与已有技术完全不同的新技术,企业和投资机构大概率是脑袋一片空白,不了解落地应用的方式,对于技术的考察也会更加审慎。此外,投资机构会担心科研团队没有专业的商业指导团队,难以顺利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员萧和保向记者介绍,“对于科研端来说,则是对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缺乏概念,难以定价,并且会担心投资人急于获得回报,而过多干涉研发方向和进度,如果遇到过于苛刻的投资条款,科研团队也不知道该如何协商。”
针对这些商业接洽的实际难题,湖南大学秉持“以专业的态度办专业的事”,允许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校外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法律及财税人员,帮助科研团队撰写高质量专利申请文件,辅导其撰写项目商业落地计划书,并对运营项目过程及相关文件进行法律审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李飞龙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现有的进度跟踪和风控评估机制,完全有能力帮助科研团队对接市场,完成融资与商业谈判,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市场有技术需求,我们为其介绍学校专利资源;科研团队想要推动成果转化,我们为其全流程护航。帮助科技成果落地,让社会享受到更多、更先进的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也正契合了湖南大学承袭自岳麓书院的‘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品格。”李飞龙说。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43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