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智慧园区之一平均每天有4项专利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全世界最智慧园区之一平均每天有4项专利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7月28日

近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了2020年全球最佳国家排名榜,欧洲国家荷兰跻身前十。本次调查的研究者从9大附属排名项入手,在综合了所有附属排名结果后得出整体排名,荷兰在创业、公民权、生活质量以及商业开放度上名列前茅,而这也不是荷兰第一次在国际排名中脱颖而出。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大,人口还不及北京或上海一个城市的荷兰,是全球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其竞争力指数和创新指数均达到世界前四。

这样一个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能够如此发达,必然懂得充分且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荷兰人讲究把“财”用在刀口上,它的“刀口”指几个支柱产业以及未来发展迫切需要的高科技产业,而它的“财”则不仅包括钱财,还包括人才。

在荷兰活跃的经济活动背后是一个由政府、科研机构和私营企业组成的生态体系,它们共同出资出力,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型,支撑起这个国家的创新和发展。

私有和公有资本合作,即PPP(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s)是经济建设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民营企业、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进行合作,共同投资经营具有社会意义的项目,如基建、医疗或住房等。

公私合作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了。早在1990年代,欧盟就开始推行PPP,荷兰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在荷兰,几乎所有的科研机构、学术型大学和实用型大学都是公立的,因此高校和私营企业的合作是公私合作的一个普遍形式。在这个合作关系中,政府起到了关键的推手作用。

面对不断升温的国际竞争和日益变化的国内需求,荷兰政府在2010年就确定了9大支柱产业,包括农业和食品、创意产业、化工行业、能源、高科技系统和材料、园艺、生命科学与健康、物流和水管理技术。尽管荷兰的经济构成十分多样,这9大产业占荷兰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在研发支出上占到近90%。对于荷兰这个以高附加值出口为导向的国家来说,该9个产业无疑是重中之重。

2014年荷兰政府颁布了“2025科学战略”(2025 Vision for Science:Choices for the Future),确立了三个目标: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力量,将科研与社会和业界紧密结合,并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

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政府为公私合作提供财政激励和税收优惠。各个支柱产业分别类属某知识创新联盟(TKI),这些联盟作为公私合作的法人平台,从政府那里获得拨款。高校和企业可以申请拨款,由知识创新联盟审核项目,并决定是否发放资助。

“世界上最智慧的园区”每天就有4项专利出炉?

在荷兰,几乎所有的研究型高校和实用性大学都参与公私合作。与它们合作的私营企业的大小规模不一,有跨国公司也有本土中小型公司。合作方式也不一,有的是科研组或教授与企业研发部门的合作,有的渗透双方机构、有多部门参与的项目,还有的则是坐落在高科技或创业园区的大规模长线协作。

荷兰各大城市都有高科技园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了。这里曾是飞利浦的秘密研发基地,2003年向其他高科技企业开放,目前已有140家企业入驻,包括IBM、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也包括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以及众多研究机构和共享实验室。

荷兰高校的学生和教授们也是园区的常客,与园内的企业保持频繁交流。拿园区里的元老飞利浦来说,它就有专门从事公私合作的人员,负责与高校和政府合作的项目。这些互动互助使园区生机勃勃,平均每天就产生4项专利,占全荷兰专利的40%,因而获得“世界上最智慧的园区”殊荣。

荷兰的校企合作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涉及商业创新。在埃因霍温西北部的鹿特丹,坐落着荷兰著名的初创企业孵化器:伊拉斯姆斯创业中心。伊拉斯姆斯大学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近40名教授和研究人员为孵化器里100多家初创企业提供培训。这些课程也向孵化器之外的公司开放,因此更多的初创企业能够从中获取知识并与其他企业建立互助的关系网。

伊拉斯姆斯创业中心每年会发布荷兰初创和中小型企业的数据、调研报告及案例分析。众多创新公司可以通过这些公开的材料看到如何能从初创成长为规模化企业,并如何应对其中的挑战和困难。这些数据和材料已成为监测荷兰商业创新的晴雨表,每年荷兰政府都会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关政策。

以上只是两个例子,诸如此类的创新园区还有很多,比如阿姆斯特丹科学园、莱顿生物科学园、乌特勒支科学园等多个创新园区等。荷兰“清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也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拥有数个公私合作项目和众多专利。

如何让荷兰校企合作走得更远,并造福整个社会?

荷兰政府将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水利和食品、量子高科技和纳米技术归为三大最重要的发展领域,并且鼓励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参与进这些领域的创新。这对荷兰高科技企业和理工及商科院校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合作机会。

然而,荷兰的校企合作并非没有挑战。目前,校企合作还集中在研发和培训咨询上,在其它方面合作尚少或效果不佳。比如,如何将科研成果投入市场或用来解决社会问题这一重要方面,校企合作还未能取得满意的成果。这与企业和高校的思维方式不一致有关。高校认为自己是科研机构,优势在于前期开发,将新科技投入市场是企业的职责;而企业却认为开发可利用技术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前期参与,前期和后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闭环。

校企隔阂也体现在教育方面。目前的教育合作集中在学生实习和课堂访问,企业和高校的雇员流动很少,管理层的合作更少。企业和高校都认为双方文化不一样,办事节奏不一样,因而很难深入互动。

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职业快速更替的时代,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使大部分人找到坐标、发挥才能。校企合作只有在教育上继续拓展,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储备才能与社会发展更为同步,更加符合未来的就业需求。因此,校企合作的长期方向是打破研究人员和公司人员的界限,让企业参与进未来人才的培养中。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长远来看不仅在于几个重点行业的科研力量,更在于全民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未来的人才不仅需要有科研知识,也要有软实力,这些只能在高校与企业合作中来培养。公私合作的意义远超出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这个黄金三角的潜力,不仅能创造更多就业,更好地解决诸如养老、健康等复杂的社会问题,还能拥有更多的与时俱进的人才,使社会关系更加稳固,这也是荷兰社会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