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广东广州市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9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设定十大工程。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获悉,方案设定的10项预期性指标中,8项已提前实现,2项达到序时进度,预计可按期实现。广州市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明显:2023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位列全国133个城市中第1名,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第一;广州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试点经验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广州连续3年作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分会场。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来信表扬。
“护企出海”,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维权
随着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企业“出海”过程中面临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维权程序复杂、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为帮助企业应对出海难题,广州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广州市在全国首创推出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成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保险中心,成立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俱乐部,承保范围由本市企业扩展至大湾区乃至全国,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资金量最多的维护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利益的保险资金池。
目前,全市已有352家次企业投保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总保费达7539.54万元,总保额达6.68亿元,成功签出全国首单超3000万元海外侵权责任险保单。广州促进保险机构形成市场化良性竞争机制,将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的杠杆率提升至15倍以上。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入选国务院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广州建立了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广州分中心,充分发挥分中心作用。跟踪研究重点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修改情况及时事热点问题,形成海外资讯并在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惠及全市出口企业,累计发布资讯94期。优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2024年累计参与指导、咨询案件300余件,服务企业370家,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建立专家库,完成三批次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征集,至今入库专家133人,覆盖全球6大洲63个国家和地区。
加强重点产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开展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出海”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分析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原因,提出对策建议;针对化妆品、服装两大广州优势产业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和防范相关风险;围绕商标、著作权纠纷、“337调查”等案件情况展开研究,分析优势产业出海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与挑战,提出应对策略。
推动大湾区三地建立保护合作机制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在跨境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一直积极推动三地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一是跨部门统筹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具体跨境行政执法实践中,因粤港两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涉及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知识产权、海关等部门,广州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除了通过广州海关、中国海关广东分署与香港海关进行证据移送外,先后和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部门对证据采信、违法经营额的核定以及案件的移送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相关单位配合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二是畅通跨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合作沟通机制。通过总结案件经验,广州积极推动穗港澳知识产权保护在案件线索通报和移送、联合执法、证据互认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与港澳知识产权部门联络,与香港海关、澳门海关就案件信息通报、涉嫌侵权案件线索移送等方面密切沟通;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工作委员会(品保委)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合作备忘录》,携手外商投资企业共同打击知识产权跨境侵权假冒行为。
三是强化三地之间执法经验交流和对侵权行为新手法、新情况等研究。广州举办了第一届跨境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并积极参加第二届论坛,深入研讨知识产权跨境侵权打击的难点问题和应对策略。与香港海关开展区域保护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分享广州市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广州通过一系列举措开创了粤港澳大湾区不同法律体系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的先例,畅通了跨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合作沟通机制。穗港合作查办的某贸易公司跨境商标侵权案,被“品保委”评为2023年度十佳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广州市知识产权局获全球反假冒机构(GACG)颁发“2023年度全球反假冒国家公共机构奖”,成为自2011年以来国内第4个获得该奖项的执法部门。
提升知识产权仲裁“四化”水平
广州积极发挥仲裁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商事仲裁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数字化优势,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仲裁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擦亮知识产权仲裁保护的“广仲招牌”。
树立知识产权智能化标杆。在南沙发布全球首个AI仲裁秘书“仲小雯”,完成首个无真人仲裁秘书国际仲裁庭审,提升仲裁效率近400%。建设全球首家元宇宙仲裁院,裁决全球首宗虚拟世界财产纠纷仲裁案;研发可协助当事人无障碍立案的集身份识别、在线立案、智能咨询、仲裁宣传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云小仲”,“云小仲”已完成14000余次智能咨询和近300件智能立案,节省50%的办案时间;建设全球首个APEC-ODR跨境商事争议在线解决平台,首创融合谈判、调解、仲裁“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ODR机制,案件全程线上处理,八种语言实时互译。
知识产权仲裁业务高质量发展。十多年来,知识产权仲裁案件量自2011年的14件增长至2023年的317件,增长近22倍,接近全国的十分之一,争议金额从1138万元增长至2.97亿元,增长25倍。2024年开局良好,截至3月下旬已受理知识产权类案件110宗,同比增长66.67%,标的额0.98亿元,同比增长172%。打造典型案例成效突出,2020年以来每年均有仲裁案入选广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2023年10月,总结的知识产权仲裁发展经验入选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仲裁合作持续深化。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诉调对接机制已运行超两年,处理诉前联调案超百件,调解率超过10%。
知识产权仲裁国际影响力加强。“广州标准”已获境外50多家仲裁机构认可推广,入选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ODR平台相关实践先后入选司法部三大“年度仲裁工作指导案例”、商务部“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司法部五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至今,APEC-ODR平台已处理案件900余宗,受案量居APEC四家合作机构首位,标的额超70亿元,平均结案周期仅30多天,调撤率近60%。其中2023年的知识产权涉外案件量较2022年上升50%。
下一步,广州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将继续锚定目标、突出重点,大力推动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全力推进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切实抓好《广州专利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等重点工作落地,加强人员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扎实推进具体项目和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力争形成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广州经验”,为我国建立高效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贡献力量。(记者 黄庆)
@2011-2019 智慧火是 杭州金珂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的注册商标,智慧火专利代理服务由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承办。 浙ICP备12043267号-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