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研发的新种子、新植物,却不敢大力推广,怕被侵权?这一担忧,现在在海南可以得到保障了——近日,中国种子集团和海南人保财险签订涉及多个植物新品种的保险合同,对“植物新品种权”所有方因被侵权造成的调查费用、法律费用和直接经济损失提供保险保障。这标志着全国首单全方位保障植物新品种权被侵权造成损失的专属保险在海南正式落地。
“种业未来竞争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保护好知识产权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黄正恩表示。植物新品种权是种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种业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据了解,2021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为9721件,授权3218件,到今年7月总申请量为55525件,总授权量达到20682件,我国品种权年申请量已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眼下,海南正采取多方措施,全链条全方位保护植物新品种权。
从制度着手,建立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规范。去年年底,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林业局联合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办法》,结合国家《种子法》的修正,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推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激励育种原始创新。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中,也增加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有关内容,从自贸港立法的层面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
推进体系建设,集中力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自提出要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建设种业知识产权特区以来,海南步履不停:去年5月,首单植物新品种权交易——梨“丹霞红”签约;10月,首起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公开宣判。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五合一”管理,行政执法、司法、仲裁、调解、公证等“一站式”保护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正逐步形成。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联合海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在三亚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我国首家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正式运行。
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使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成为可能。在“丹霞红”的品种权交易中,“MNP分子鉴定技术”立了大功。这一技术为我国原创,相当于为植物新品种提供了“分子身份证”。通过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的育种材料交易平台,“丹霞红”成功获得了DNA身份信息第三方存证服务。7月29日,农作物种质资源区块链存证平台正式上线,将进一步借助区块链技术,将采集到的种质资源和授权品种的DNA分子信息记录留存。“存证平台相当于一个电子数据库,有助于高效地进行种质资源比对工作,支撑南繁硅谷发展。”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副主席崔野韩说。
据海南省林业局副局长高述超介绍,海南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下一步将加大种业集中攻关力度和种业人才培养力度,解决好种业卡脖子问题,同时继续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励育种创新,保障权利有效行使。(孙海天)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43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