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查获的一起特大制售假冒“晶心”牌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低钠盐案日前入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0)》。据悉,该案是璧山区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典型案例,维护了企业知识产权,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2019年6月,根据重庆某公司举报,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销售假冒“晶心”牌低钠盐的4个商户展开检查,并根据检查中发现的线索进一步锁定涉案供应商。经检验,查获的假冒“晶心”牌低钠盐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且涉案供应商还同时存在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低钠盐两种违法行为,数量和金额较大,已涉嫌构成犯罪,案件交由公安机关进一步侦办。
为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指派专案组配合公安机关侦办案件,先后赴四川遂宁对制假嫌疑人进行排查、布控,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赖某及其同伙5人,捣毁制售假冒低钠盐黑窝点,查获用于制假的半成品假盐20余吨。
经查,犯罪嫌疑人赖某等5人未经重庆某公司许可、授权,在四川省遂宁市某地通过仿冒该公司品牌低钠盐外包装,掺入散装加碘食盐,假冒品牌低钠盐销售获利。2020年1月,公安机关以赖某等5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移送至璧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涉案的假冒低钠盐有多少流入了市场,如果有,要尽快召回。”璧山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谈到。为此,当地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对假冒低钠盐召回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最终,涉案当事人均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至五年并处罚金,同时判处五人连带承担生产、销售假冒低钠盐的惩罚性赔偿金。
据介绍,案件隐蔽性强,涉案当事人将假冒的“晶心”牌低钠盐混合在正规低钠盐中销售,给执法人员和打假人员鉴别带来很大难度。其次,案件查处效果明显,共查获涉案商品超37吨,涉案金额18余万元。在该案中,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部门协作,对涉案商品精准打击,推动案件快速处理,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有效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筑牢市场食品安全底线,当地检察机关还提出惩罚性赔偿制度,对制假售假行为进行严厉惩处,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刘巧)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43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