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8日获悉,“十三五”时期,广东广州全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不断提升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织牢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实现全市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和任务。据统计,期间累计申请专利85万件,有效发明专利量7万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60亿元,为“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略布局 全力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
“十三五”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全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建设、政策制定、资金扶持方面连续精准发力。如先后印发实施《广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广州市专利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产业深度融合。
2016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这是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改革试验田,改革经验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第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和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广州市勇尝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头啖汤”。2019年1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的统一管理。2020年5月,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为广州市知识产权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广州先后印发《广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广州市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知识产权强市和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齐头并进,在全市推动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生态优化三大工程。
红利政策 释放知识产权“广州活力”
“十三五”以来,广州市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出政策、投资金、搭平台、育生态等多种形式。科技创新力量喷涌迸发,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质量指标实现较高增速,形成了较为厚实的知识产权发展基础,在全国保持前列水平。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累计850123件,年均增长34.8%;专利授权量累计458988件,年均增长31.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55109件,年均增长17.9%。截至2020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累计达7134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6.6件,是全国平均水平(15.8件)的3倍。在商标方面,全市商标申请量累计1848193件,年均增长27%;商标注册量1178466件,年均增长23%。全市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151.4万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件,地理标志商标12件。全市农产品商标突破10万件,有效期内广东省名牌产品超700个。在版权方面,到2020年,全市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达455761件,年均增长15%。
为有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广州大力组建了4000万元规模的广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十三五”时期,全市专利权质押融资总额达158.13亿元,其中2020年专利权质押融资额66.77亿元,同比增长23.3%,惠及企业464家,商标质押融资额6.66亿元,同比增长3864.6%,惠及企业11家。推动知识产权保险市场化运作,共开发各类保险产品17类,实现知识产权类相关保险保额共计2.02亿元,投保专利4800余件、商标6500件。
与此同时,广州还组建了6亿元规模的广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重点投向广州市IAB、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0年末,广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资项目9个,投资金额超过2.83亿元,有力支持了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做大做强。
多方协同 知识产权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市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过去五年,广州市一连串知识产权政策“加码”推动符合广州知识产权保护需要的法规政策体系的形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在强化政策保护的同时,广州不断出重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等工作。同时立足本市实际和产业特点,加强展会和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广州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获得全球参展商高度认可。
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能,针对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假冒行为组织“春雷”“闪电”“秋风”“霜雪”等专项行动。部署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开展“质检利剑”等专项打假行动、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清网行动”,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全市处理专利侵权及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1272件,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5936件,案值8199.38万元。2016年至2018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绩效考核中,广州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
五年来,随着广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迎来新需求。对此,广州采取多元保护和多方协同双管齐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广东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作用,构建司法、行政、海关、仲裁、人民调解有机衔接、相融互补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协调全市39个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初步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聚智聚才 知识产权服务内生动力强劲
南沙区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商标受理窗口,广州开发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越秀区、天河区分别获批建设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试验区……“十三五”期间,广州市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全市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底,全市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3000家,其中专利代理机构达到188家,占全省专利代理机构的40%,执业专利代理师超过1000人,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机构(创建机构)9家,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10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3家。与此同时,广州持续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黑代理”“挂证”“代理非正常申请”“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促进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十三五”时期,广州加大知识产权中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构建以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实务人才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基地建设。2018年3月,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揭牌及奠基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推进建设“知识产权大楼”,开展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公共服务、技术孵化等,共同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持续推进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知识产权学院建设。截至2020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人才72人,知识产权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32人。(记者成小珍,通讯员梁葆桦)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43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