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全省“亮剑2019”保护知识产权综合执法行动完美收官,综合执法行动围绕电子商务、商品交易市场、民营企业、外商投资、进出口等五大领域,重点查处企业反响强烈的商标侵权、专利违法、地理标志侵权违法、特殊标志侵权违法、商业秘密侵权违法、混淆等六大违法行为,集中查处了一批影响和危害社会稳定、损害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大要案。5月-10月执法行动期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案件3366件,涉案金额6964.5万元,罚没5820万元,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08万元。
笔者还从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面对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浙江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专项整治中充分运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职能,多点面出击、多维度联合、多领域联动,实现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生产、仓储、流通环节的线上线下全链条一体化打击,实现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如绍兴查获伪造“五常大米”案,查扣涉案大米45吨;嘉兴平湖查处侵犯国际知名品牌羽绒服大案,罚没120万元;温州查获网售假冒耐克、匡威等知名品牌运动鞋2万余双。深入推进地理标志整治保护,如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保护“西湖龙井”地理标志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侵犯“西湖龙井”商标案件15起,没收侵权标识2.9万份,移送1件。加大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力度,如嘉兴查处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系列案件,对涉案4名当事人合计处罚60万元;临海查处侵犯当地某科技企业商业秘密的违法案件,避免了企业技术秘密和客户信息的外泄。严厉查处混淆违法行为,如杭州查处某生物科技公司涉嫌混淆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封存违法产品3000余箱。
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将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诉求,作为知识产权执法的第一要务。专项行动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执法护企,营造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环境。如温州多次赴省外为“德力西”“巨邦”“施耐德”等知名企业品牌打假维权,获得企业广泛赞誉;杭州富阳相继查获假冒“永通”商标电缆系列案件,查扣各类电缆6371卷,案值100余万元。深化推进行刑衔接机制,将行刑衔接从执法后端移至查处前端,增强了执法成效和执法威慑。综合执法行动期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了多次联合执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11起。嵊州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破获一起涉及20余个省市的假“茅台酒”案件,捣毁假冒“贵州茅台酒”生产、销售窝点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涉案金额6600万元;衢州查处假冒“红牛”系列注册商标饮料案件,查获涉案商品3396箱,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还充分调动全社会和被侵权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多层面、多渠道收集汇总企业反映和社会投诉举报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线索。坚持以“店小二”的姿态,为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管家式”服务,通过主动上门沟通、书面征询、一对一帮扶等形式,了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和被侵权情况,协助企业开展省内和跨省范围的打假维权。充分发挥12315、12345等投诉举报平台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有案必查。通过在重点区域和行业协会建立“打假护企”联络站,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和行刑衔接,发挥乡镇网络管理作用,及时发现、掌握、处置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建立社会共治机制。
此外,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综合执法机制不断固化提升。通过深化政企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权利人在侵权调查、商品鉴别、信息溯源中的作用,建立省、市、县三级的“知识产权保护动态名录库”,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的一对一保护。对接阿里巴巴集团,开展查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政企协作,借助“市场监管互联网执法办案平台”,采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精准排查网络违法线索,实现网络违法行为线上线下一体化查处打击,切实提高了执法成效,综合执法行动共查处各类网络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91件。同时,加强系统执法联动,不断深化执法协作,强化执法支持配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同,与上海、江苏等地开展首次跨区域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联合执法行动;不断深化省内执法协作,杭州、金华等执法能力水平较强的地市,为各地执法行动开展提供了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执法支持。(通讯员徐章杰、赵雨晴)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43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