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打造知识产权生态体系 构筑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福建泉州:打造知识产权生态体系 构筑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年9月26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知识产权是泉州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9月25日,福建泉州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会议,就“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 赋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协商议政。

会上,市政协副主席黄世界代表课题组作主题发言。10名政协委员直奔主题,为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贡献金点子,呈现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头脑风暴”。与会人员仔细听、认真记,共识在交流中凝聚,发展信心在协商中提振。

主题发言

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此次协商,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成立课题调研组,组织发动各县(市、区)政协、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参与。一段时间来,市政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带队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园区、企业等开展实地调研,与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从业人员等座谈交流,组织到中关村、合肥、苏州、无锡、厦门等地考察学习,认真汲取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入剖析该市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现状、问题和短板。

课题调研组认为,泉州应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为抓手,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为泉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会上,市政协课题调研组提出了六方面22条建议:

(一)聚焦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头部企业创新“链主”,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立足产业建立专利导航机制。

2.发挥高校院所创新引领作用,高标准建设“两室一中心”,推广“院所+公司”市场化模式,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3.拓展高新园区创新集聚空间,打造城市科创中心,优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高标准打造南翼高新区,设立园区飞地孵化基地。

4.发挥工业设计赋能产业创新作用,鼓励企业设立工业设计中心,打造工业设计产业链条,推动工业设计进园区。

(二)聚焦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5.建设泉州知识产权集聚区(CBD),加快推进丰泽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晋江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建设。

6.健全成果转化平台和模式,建设泉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供需精准对接机制,提升转移转化服务能力,推广“先试用后付费”模式。

7.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评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监督评价机制。

8.提升知识产权品牌价值,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培育产业区域品牌,实施地理标志促进工程。

(三)聚焦知识产权高品质赋能,推动科技金融创新

9.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科技金融信息平台,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发展科技专营机构。

10.探索多样化科技金融服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基金运营体系,完善风险补偿等政策。

11.扶持培育科创企业梯队上市,积极培育科技企业在国内主板市场、创业板和中小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形成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体系。

(四)聚焦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激发创新创业动力

12.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依法综合运用保全措施、证据规则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刑事打击力度。

13.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加强执法协作和执法能力建设,建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健全网络维权机制。

14.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加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推进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工作,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

(五)聚焦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15.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推进相关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支持和鼓励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16.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提高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水平,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精准对接创新主体,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名录库等。

17.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纳入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完善知识产权职称评定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建设知识产权专家智库,开展知识产权学术和实务研究。

18.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重点培育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技术经理人人才库建设。

(六)聚焦知识产权高层次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9.加强组织保障,成立泉州市科创委,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及时梳理、调整、完善泉州市现有政策措施;组建泉州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

20.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对财政资助的科研活动知识产权管理。

21.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22.营造浓厚创新氛围,坚持每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支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普及教育,表彰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委员建言

推动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
  李圆圆 市政协常委 福建陆地港集团执行董事

园区是产业聚集、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泉州应以园区标准化建设为主抓手,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第一方阵,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议:高标准建设平台,打造知识产权企业培育主阵地,建好发明专利挖掘培育项目库,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突出金融服务,在园区探索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保险,推进“政企银三方知识产权质押+金融共享平台+科技贷”的多方融资。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鼓励泉州各园区引育发展中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鼓励相关企业、行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和维权基金。提升园区产业创新能力,建立若干个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10亿元基金库。培育人才队伍,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人才引育模式。

以知识产权证券化助力科技创新
  李劲松 市政协委员 福建省劲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与传统质押融资等方式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规模更大,融资成本更低,投资风险更小,且不计入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这对于解决泉州市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泉州应抢抓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机遇,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让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融资,让知识产权成果亮相资本市场。

建议:扶持各类金融机构围绕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金融产品。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费补助及相关税率优惠政策。鼓励设立技术或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积极组建知识产权包或产业专利池。引进、培育运营机构、证券化项目管理人等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夯实知识产权运营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争取在泉州市设立知识产权证券交易所等。

强化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洪明芳 市政协委员 石狮市文联副主席

泉州市电商消费市场蓬勃活跃,2022年网络零售额2462.7亿元,占据福建省首位,成为全国网商集聚区之一、全省最大的网络零售聚集区和网货供应地。伴随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平台内部监管机制,即完善事前形式审查监管机制和事后制止监管机制。二是完善平台外部监管机制,设立第三方认证机构主体,加强互联网和进出口侵权假冒治理,加强重点市场监管、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打击假冒专利行为等。三是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完善权利人分层保护模式,建立卖家对不正当行为反诉机制,发挥各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作用。四是加强工商、版权、经信、专利、公安、法院等多个行政部门的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储备及引育
  严捍东 市政协委员 致公党泉州市委会副主委

加强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储备及引育,是泉州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重要任务。泉州积极培育专利代理人才,为产业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但也存在着高层次人才数量有限、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引育难度大、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建议:建设完善的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奖励机制。建立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泉州地区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合作机会。培育企业知识产权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重点培育包括企业专利工程师、专利分析师等具有理工、管理、法律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建设。

创新快审善调机制提升司法保护质效
  林希璇 市政协常委 台盟泉州市委会副主委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知识产权案件暴增,且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涉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不断涌现,导致了涉知识产权案件快审快结难度增大。

上述症结影响着泉州涉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建设,因此泉州应创新快审善调机制,聚焦类型化知识产权案件特点,梳理知识产权类案要素,推进要素式快审,强化大数据智慧法院全程赋能并优化相关庭审配套程序,进一步提升司法保护质效。建议创新司法资源分配模式,重点优化要素案件管理、智慧法院赋能和配套程序优化,实现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司法创新体系建设。具体而言,要落实三个“创新”,即创新知识产权案件要素式管理、创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智慧赋能和知识产权诉讼配套程序。

严厉打击陶瓷产业侵权行为
  汤渊儒 德化县政协副主席

德化因陶瓷而闻名,陶瓷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创新发展。目前,全县注册商标数达3.9万多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7.07件。但面对恶意侵权、源头侵权等非法行为,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从多维度入手,打造让侵权企业无从下手、处处受限、知难而退的环境——打造企业“护城河”,强化“精品版权”培育、“技术专利”转化、“知名商标”运用、“商业信誉”维护、“地理标志”使用。激发创新驱动力,完善现有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政策,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建设文章,提升行业自律。提升维权联合力,强化跨部门、跨域一体化协同保护,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开展多元纠纷调解、加强涉外维权等。

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助力区域品牌经济发展
  黄军红 市政协常委 市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

泉州作为品牌大市,如何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助力区域品牌经济发展?

建议从加快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等五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泉州品牌价值,高质量提升区域品牌经济。具体而言,一要加快做强品牌经济战略布局,出台政策抢占发展高地,支持品牌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研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二要加强赋能品牌企业发展,面向全市品牌产业相关主体,建设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三要提升产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建立具有产业特性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加快推动“以赛促产”,加强帮扶符合条件的“名、特、优、稀”农副产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构建区域品牌集聚示范区,做大做强泉州品牌市场,强化泉州品牌发展。

RCEP背景下推进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和维权
  王蔚 市政协委员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受益于RCEP政策红利,2022年泉州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呈现火热态势,鞋类、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大。在RCEP贸易过程中,保护涉外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此要注重推进泉州市知识产权的涉外风险防控和维权。

建议:一是夯实市级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和维权制度基础,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体系建设,加强RCEP合作保护机制建设,壮大知识产权涉外防控与维权资源和渠道。二是加强泉州市知识产权涉外人才培养与引进,整合资源汇聚人才培养优势,加大知识产权涉外人才国际化培训力度。三是提高司法护航涉外知识产权的能力,加强知识产权涉外风险司法调研与指导,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涉外诉讼服务联动协同机制。四是提高企业对涉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加强相关教育与宣传,搭建保护服务平台,设立维权基金,建立行业联盟。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赖兵莲 市政协常委 九三学社泉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泉州集聚各方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补强科技创新薄弱“短板”,却仍然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建议:强化协作,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创新联合体全周期长效培育体系。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放融合,大力支持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打造高水平技术研发生态圈。聚焦前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布局。引育并重,建立科技人才发展跟踪服务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保护制度。

优化知识产权服务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林从金 市工商联副主席 洛江区政协副主席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完善商业改进、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泉州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将推动民营企业大踏步发展。但“民营企业对知识产权认识不深”等问题成为“拦路虎”。为此建议:优化顶层设计,夯实知识产权服务民营企业的坚实底座。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认知意识。注重培优培强,完善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体系。坚持系统推进,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效能。依法严格保护,优化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做好人才培育,壮大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记者吴丽娇,通讯员吴小兰、陈小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