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重庆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2021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1件,同比增长16.7%,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全年授权发明专利9413件
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雷霆介绍,2021年重庆授权专利76206件,其中发明专利9413件、实用新型58410件、外观设计8383件;国际专利(PCT)申请393件,同比增长8.3%。有效注册商标总量71.99万件,地理标志总量286件,驰名商标总量161件。普通作品登记18.32万件,同比增长7%,年登记量居全国第7;软件著作权登记4.11万件;获得农业、柑橘等植物新品种授权品种9个。
同时,重庆推动制定发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97项,新立项地方标准126项,批准新发布地方标准115项,1084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现行有效标准3770项。
据悉,2021年重庆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485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413项,基础理论成果27项,软科学成果45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7266项,实现成交额310.85亿元,其中涉及知识产权合同3960项,成交额158.87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向2776家企业提供贷款79.75亿元。
此外,全年累计办理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公证事项8100件,“行本.公证链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累计存证8200余万条。
成渝两地打造“知识产权双城保护圈”
2021年,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实施,明确了5个方面重要工作和10项重点工程。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川渝两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法院共同签订了《关于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备忘录》,两地检察机关签订了《关于加强川渝知识产权检察协作的意见》,打造“知识产权双城保护圈”和跨区域跨部门协作高水平样板。
此外,重庆市知识产权平台建设也取得新突破,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比如,启动建设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重庆市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调解境内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2件。成立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点科创园区和区域设立7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站,形成“全域管辖、三级联动、三审合一”的专业化审判模式。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分支机构达17家,全年调解知识产权纠纷573件。
查获中欧班列(重庆)开行以来最大宗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2021年,重庆各级有关部门严查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行政执法震慑效果明显。
据介绍,全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开展“铁拳”“蓝天”等执法专项行动,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69件,查办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违法案件938件,案值达3700余万元。
市版权局会同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开展“剑网”“秋风”专项行动和院线电影侵权盗版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1万人次,检查各类市场2.1万家次,查办侵权盗版案件141件,删除侵权盗版链接371条,关闭侵权盗版网站(App)11个。
市文化旅游委联合公安机关开展“学党史、见行动”出版物领域专项检查行动,检查印刷经营场所800余家次,责令整改90家,查获涉嫌非法出版物3000余册。
重庆海关开展“龙腾2021”“蓝网2021”等专项保护行动,扣留侵权物品271批次84708件,查获中欧班列(重庆)开行以来最大宗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涉案货物逾8万件。
全市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0170件
据悉,在司法保护方面,全市法院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0170件,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其中,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30086件,新收28368件,审结26252件,结收比为92.2%。受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4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76件。2件案例入选2020年度全国法院知识产权50件典型案件,1件案例入选全国法院涉互联网十大典型案例,1件案例入选全国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52件357人,发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116份,追赃挽损21件2435万元。新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件,办结3件。1件案例入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0)》。
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1”专项行动,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刑事案件258件,侦办公安部督办侵权假冒案件11件,发起全国集中联合打击大要案件14件,2件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7件案件受到公安部贺电表彰。(记者张亦筑,实习生冉罗楠)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43267号-1